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都市社會學
Urban Sociology 
開課學期
102-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陳惠敏 
課號
Soc2028 
課程識別碼
305 331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101 
備註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22urban_soc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作為「公共社會學(三):安居於市,從社會運動到社區行動」的基礎課程,就是希望能夠培養學生擁有底下技能:(一)具備城市敏感度:尤其是對於社群分類範疇的區隔標準、意義及政治效果等,如族群(特別是都市原住民、弱勢族裔等)、空間區位的差異等。若未先培養對於都市的敏感度即貿然行動,除了學習徒具形式之外,還可能會增添困擾與造成反挫。(二)發展知識工具提出行動方案:都市社會學知識理路的系統化及典範化已有一定規模,本次課程設計希望能以「關鍵詞」的形式來介紹這些知識線索,並搭配經驗案例協助思辨,串流理論與經驗。
整體言之,就是要建立一個為了差異公民生活而發展的安居城市。這其中包括了:對所謂的「公民資格」重新解構反省;學習互助(給予、接受)的生活; 尋求「差異樂居」的城市可能性等。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主軸結構是以提供參與課程的同學們對於都市社會學研究成果與理論發展有一個通盤性的瞭解,上課的討論案例以大家共同生活的台灣城市為主,將都市社會學的理論用來解釋台灣都會發展的不同面向。同時,也要從裡頭去設想出不同差異社群所承受的不安於市的殊異壓力,以及解決的行動方案。這裡所提出的方案,將可銜接暑期公共社會學實習(三),使得實習更具有策略和方向。
除了課程討論之外,在這門課程也將強調「實踏」城市的重要性,因此透過作業的設計,希望同學們能透過實際觀察或訪談,去理解大台北地區生活的不同面向,這既是視覺的,也是身體所感的大台北地區(嗅聞的、觸摸的、聲音的……)。倘若可行,也期待同學們可以當地策展的形式來表現,並藉由策展過程來與當地居民產生互動,並以記錄策展作為第二層的介入方式。 
課程要求
※小作業(小組):修課及旁聽同學都要按時完成,三個小作業均為分組作業(每次不必同樣組員),但亦可一人完成,需事先告知。此部分占學期總成績之45%。
※Reading MEMO(Q&A)(個人):請仔細閱讀每週之指定資料,參與課堂討論,並提出至少兩個問題(在上課前要繳交)。一學期至少要交6次,此部分占學期總成績之12%。
※實踏心得(個人):兩次踏勘需撰寫行後報告,必須有論點和發問(至少2頁)。此部分占學期總成績之10%。
※期末報告(小組):必須是與本課程相關的行動方案(要有接近開始執行的完整度),形式不拘(文字、影像或甚至一個小型展覽皆可)。文本字數請勿超過5千字。這份報告的成績占學期總成績之33%。〔之前的小作業及實踏心得,都是在為期末報告作預備,請多多連結發想〕

小作業說明:
作業1〔被看見〕:蒐集各種相關資料,呈現分析國土重劃、縣市整併的都市風貌更迭(可以收集並檢查當時新北市、台中市、大台南、大高雄的說帖和競選政見,並評論在實行三年後的結果)。
作業2〔被-我看見〕:由課程所建議提供的特定區域地點(至少有四個可能是蹲占聚落、都市原住民聚落、都更拆遷聚落、族裔聚落等),去進行實地的考察並製作心得。同時,填補回應這些地點目前被「呈現」的方式。
作業3〔我看見〕:希望能夠由同學們拍攝短片,由「眼睛」看待城市,片長請掌握在5分鐘以內即可,藉此來呈現都市社會學的某個(或某組)概念,需要附上拍攝的題旨與問題意識想法。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一 14:00~18:00 
指定閱讀
1. Parker, Simon著,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城市:理論與經驗》(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Encounter the City)。台北:群學。
2. 町村敬志、西澤晃彥著,蘇碩斌譯。2012。《都市的社會學》。台北:群學。
3. Zukin, Sharon著,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譯。2010。《權力地景:從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Landscapes of Power: From Detroit to Disney World)。台北:群學。
4. 散篇論文集結成冊。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小作業(小組) 
45% 
修課及旁聽同學都要按時完成,三個小作業均為分組作業(每次不必同樣組員),但亦可一人完成,需事先告知。 
2. 
Reading MEMO(Q&A)(個人) 
12% 
請仔細閱讀每週之指定資料,參與課堂討論,並提出至少兩個問題(在上課前要繳交)。一學期至少要交6次。 
3. 
實踏心得(個人) 
10% 
兩次踏勘需撰寫行後報告,必須有論點和發問(至少2頁)。 
4. 
期末報告(小組) 
33% 
必須是與本課程相關的行動方案(要有接近開始執行的完整度),形式不拘(文字、影像或甚至一個小型展覽皆可)。文本字數請勿超過5千字。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7  課程構想及一些初步概念的引介 
第2週
2/24  【單元一:有感城市】
【小世界】
Allen, John著,王志弘譯。2009。〈城市裡的世界〉(Worlds within Cities),《認識城市第一冊:城市世界》(Understanding Cities Vol.1: City Worlds)第二章,Doreen Massey, John Allen and Steven Pile主編,頁55-96。台北:群學。
《都市的社會學》第一部〈都市世界的誕生〉,頁3-83。
 
第3週
3/03  【移動】
Hamilton, Kerry and Susan Hoyle著,王志弘譯。2009。〈移動城市:運輸連結〉(Moving Cities),《認識城市第二冊:騷動的城市》(Understanding Cities Vol.2: Movement/Settlement)第二章,John Allen, Doreen Massey and Michael Pryke主編,頁55-96。台北:群學。 
第4週
3/10  【差異】

McDowell, Linda著,王志弘譯。2009。〈城市生活與差異:協調多樣性〉(City Life and Difference),《認識城市第二冊:騷動的城市》(Understanding Cities Vol.2: Movement/Settlement)第三章,John Allen, Doreen Massey and Michael Pryke主編,頁105-152。台北:群學。
Pile, Steven著,王志弘譯。2009。〈城市的異質性〉(The Heterogeneity of Cities),《認識城市第三冊:無法統馭的城市?》(Understanding Cities Vol.3: Unruly Cities: Order/Disorder)第一章,Steven Pile, Christopher Brook and Gerry Mooney主編,頁9-64。台北:群學。 
第5週
3/17  【失序?抑或真實的構成】

Mooney, Gerry著,王志弘譯。2009。〈都市『失序』〉(Urban “Disorder”),《認識城市第三冊:無法統馭的城市?》(Understanding Cities Vol.3: Unruly Cities: Order/Disorder)第二章,Steven Pile, Christopher Brook and Gerry Mooney主編,頁65-120。台北:群學。
《都市的社會學》第二部〈都市真實的構成〉,頁87-188。


 
第6週
3/24  【圍牆城市:監控、管制與隔離】

McLaughlin, Eugene and John Muncie著,王志弘譯。2009。〈圍牆城市:監控、管制與隔離〉(Walled Cities),《認識城市第三冊:無法統馭的城市?》(Understanding Cities Vol.3: Unruly Cities: Order/Disorder)第三章,Steven Pile, Christopher Brook and Gerry Mooney主編,頁121-175。台北:群學。 
第7週
3/31  ※ 第一次現場勘查:萬華舊聚落 
第8週
4/07  【單元二:有感城市,行動預備】【遇見城市的開始:城市如何被意識到】

《遇見城市》ch.2〈都市理論的基礎:韋伯、齊美爾、班雅明和列斐伏爾〉&ch.3〈城市描述:古典都市研究的社會改革與經驗傳統〉,頁11-74。
*繳交作業1
 
第9週
4/14  【不安於居的都市】

《遇見城市》ch.7〈爭議的城市:政治、人民與權力〉&ch.8〈四處碰壁:都市世界裡的文化、再現與差異〉,頁143-228。 
第10週
4/21  【都市應該是這樣的】

《遇見城市》ch.4〈烏托邦願景:從花園城市到新都市主義〉&ch.5〈郊區與族裔聚居區之間:都市研究與二次大戰後英美的社區追尋〉,頁75-141。 
第11週
4/28  【變遷的都市社會】

《都市的社會學》第三部〈持續改變的都市〉,頁223-334。
*繳交作業2
 
第12週
5/05  ※ 第二次現場勘查:隆恩埔文化聚落 
第13週
5/12  【五個二十世紀地景】

《權力地景》ch.4-8,頁69-315。 
第14週
5/19  【世界的城市,道德的所在?】

《遇見城市》ch.9〈安放城市的位置:都市未來與都市理論的未來〉,頁229-254。
《權力地景》ch.9〈道德地景〉,頁317-345。
 
第15週
5/26  【你怎麼說,你怎麼做】

*繳交作業3(課堂公開播映)&行動方案簡介 
第16週
6/02  端午節放假 
第17週
6/09  06/09 & 06/16【期末行動方案報告&PARTY!】